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观察 >职业教育:推动历史前行的重要力量|元培工...

职业观察

职业教育:推动历史前行的重要力量|元培工匠

发布时间:2021-04-01     来源:元培工匠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浏览次数:1778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翻阅中国跌宕起伏的伟大史诗,职业教育伴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征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在时光流转中刻写出下清晰的历史印迹。今天,我们梳理中国职业教育走过的不凡历程,纪念先行者,鼓励后来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前进。

古代篇:职教发达、傲视全球

     英国学者杰佛里•巴勒克在他所编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中说过:“西欧于1500年仍然站在文明世界的边沿,比起这个时期最强盛、最先进的中国明帝国,西欧黯然失色。”可见中国在16世纪前,文明程度远超西方国家,这与当时发达的职业教育是分不开的。

微信图片_20191113165743.jpg


01

唐代前,职业技术教育多为以原始而长久的世业家传的方式延续和发展,唐代后开始由政府设立工艺专科学校,将远古的“百工之制”扩大,用皇权的威力来打破封闭,使家传的绝技都献出来,服务于社会,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更是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先进程度足以傲视全球,世界各国来学习者络绎不绝。

02

宋代时,悄然兴起“法式”职业教育。 所谓法式,就是在总结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专门技术操作规范。一部法式通常由名例、制度、功限、料例、图料等部分组成。政府的倡导加上生产技术本身的发展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法式”在民间也自觉形成。喻皓就在总结历代建筑工匠和自己的技术经验基础上,写成了三卷本的《木经》。薛景石根据自己在纺织机修造技术上的钻研所得的体会,写成了《梓人遗制》。


至16、17世纪时,西方在“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催化下,以实证为特征的近代科技和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起来,后来居上。而尊儒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门心思用在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国,被大踏步赶上来的西方抛到了后面,错过自己的发展机遇,导致在未来的几百年里饱受欺凌。



近代篇:三次高潮、益于邦本

     20世纪初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职业教育先后出现三次高潮。由于清末新政、民国北京政府和南京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教育理论的探讨,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和教育家,出于使国家振兴的强烈愿望,从不同的立场、理念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寻觅改造中国教育,改良中国社会之路,进行了前所未有、大规模的试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教育理论,也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财富。

微信图片_20191113165747.jpg

01

1907年至1912年的第一次高潮。19世纪下半叶,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是在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伴随着工业近代化的追求而起步的。当时,张之洞曾经强调:“国民生计,莫要于农、工、商实业;兴办实业学堂,有百益而无一弊,最宜注重。”清政府内外矛盾日益尖锐,急需培养人才来解决面临的危机。最早兴办的技术学堂是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这是近代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培养造船、设计和海军人才,军民两用的技术学校,也是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

1904年1月清庭批准《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它的颁行结束了几千年来办教育无章程,学校无体系的状态,确立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本模式和框架,奠定了中国现代学制的第一块基石,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创世纪的意义。《癸卯学制》中的《学务纲要》指出:“实业学堂,意在使全国人民具有各种谋生之才智技艺,以为富民富国之本;”《实业学堂通则》规定:“实业学堂所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要求“各省宜速设实业学堂”,“农工商各项实业学堂,以学成后各得治生之计为主,最有益于邦本。”

02

1917年至1925年的第二次高潮。辛亥革命后,由于实业教育的基数太小,中国普通教育迅速发展,实业教育在全国教育总量中所占比例下降。大批只受过普通教育的学生涌入社会, 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黄炎培对《癸卯学制》颁布以来中国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作了考察,他认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有偏重知识的一面,忽略了谋生能力的发展,救治空虚不实教育的最直接形式是职业教育,“盖职业教育就是实用教育”“职业教育为实用教育之极轨”。 陆费逵、陈独秀、蔡元培、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蒋梦麟、顾树森、邹韬奋、廖世承、何清儒、潘菽、郑文汉等大批知识精英,虽然学术地位崇高、贡献巨大、社会活动广泛,但都曾对职业教育产生过浓厚的兴趣,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贡献过重要的成果,从不同的视角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资源,时至今日仍然不失其熠熠夺目的学术光彩。

03

30年代初至抗战前夕的第三次高潮。30年代初南京政府把职业教育提上了重要议程,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出台一系列法令、法规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京政府教育部通令各省市限制设立普通中学,增设农工科职业学校,或在普通中学添设职业科,并规定职业学校独立设置。1932年7月,公布《职业学校法》17条,职业学校的地位由此而正式确立,其宗旨、组织类别、设置等,都有明确规定。1933年3月,教育部公布《职业学校规程》,计13章96条,对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设施作了详细规定。



新中国:职教发展、服务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急需的技术人才,成为迫切的国家任务。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涉及教育方针时明确提出“注重技术教育”。


      随后,构建起中等专业教育、技工教育、农业中学(职业中学)相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制度。


      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等职业学校数量虽适应不同时期经济社会的需求有所增减,但总体而言达到了遍布城乡的程度。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国家确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


这一期间,一方面调整了中等教育结构,着重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建立了以职工大学、技术专科学校为主的高层次职业教育。

微信图片_20191113165750.jpg

       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高等教育扩招,国家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发展重点,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蓬勃兴起。199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思路,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


       21世纪初,国家重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方针。2002年7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面对新世纪之初职业教育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会议重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方针,确定重点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学校人事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等五项改革。


      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央提出把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这以后,落实大力发展和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针。


     2005年11月,以国务院名义第二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明确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确立了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国家战略。


崭新时代:技能宝贵、史无前例

      经历坎坷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令全世界为之感佩的成就——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职业院校达到13300多所,在校生近3000万人,每年毕业生近1000万人,就业率达到或超过90%。


        以社会发展阶段划分为依据,并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可将改革开发以来的职业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微信图片_20191113165753.jpg

01

调整变革期: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在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和初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上。1980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指出: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严重脱节,中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应当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并举,国家办学与业务部门、厂矿企业办学并举的方针。在普通高中增设职业技术课程,将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

02

量的积累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的职业教育在完善政策建设、制定发展目标任务、建立职业教育体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是我国职业教育空前发展的辉煌时期。1985年5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1年10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6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并于9月1日正式实施。

03

        转型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这一阶段的职业教育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重心落在明确地位、改革创新、规范管理上。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2年全国职教会上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全国职教工作会上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决定》。


       纵观古今中外,国家与社会的进步依靠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依靠的是人的技术技术能,人的技术技能的高低依靠的是教育培养。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职业教育,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史是十分必要的。


微信图片_20191113165756.jpg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这是中华民族艰难探索,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关键性历史论断。


      如今,“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正成为新的时代风尚。现代职业教育要培育数以亿计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战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中国职业教育必须克难攻艰,突破前行!回首凝眸,历史悠久的不懈探索磨炼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自信、全球视野和国际胸怀。朝着崭新的目标,中国职业教育正稳步奋进。

微信图片_20191113165759.jpg

      古有木工祖师鲁班和桥梁专家李春,凭工匠精神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奇迹。今天,经过燕园人合(元培工匠)培训的100多万人,为成千上万的企业提供了紧俏的工匠人才,广大学员葆有工匠品质,规整人生航向。

微信图片_20191113165801.jpg

      长风过隘口,奋斗正当时。梦想的不断萌发与绽放,得益于新时代教育的赋能和机遇,灌注了元培人舒展“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奋斗艰辛,也必将在新时代创造属于燕园人合(元培工匠)职业教育的新黄金时代。


北大博雅教育研究院主办 投诉邮箱:servers@pku-ypzk.org.cn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中心备案:京ICP备2021007999号

编辑中心: 元培工匠   技术支持:燕园人合技术中心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972号